在2018—2019年间,我们采访了在建筑与计算机科学跨领域的两位“探路者”,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有建筑相关背景,与此同时都在摸索着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存。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与欧洲高等研究院担任教授的尼尔·里奇(Neil Leach)主要关注于研究批判理论,尤其是对前沿技术与建筑学领域的关系。从建筑学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他认为建筑类型都是对先前模型的模仿和增添,这点和现今表现模仿能力的人工智能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筑学如何与其辩证地适应是个有趣的话题。除了建筑学,他也重点探讨了自身适应趋势变化的历程、阐述了他对中国建筑如何适应新技术的观察,等等。
帕特里克·舒马赫(Patrik Schumacher)身为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和首席建筑师,对应用前沿技术于建筑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他对人工智能保持乐观,继续研究着人工智能如何参与或解决建筑行业中的具体实际设计问题。他不仅拓展了在建筑领域所面对的复杂性,而且对于复杂性高的设计问题他通过多种类型的计算模型进行实验,寻找新的设计范式。
希望读者在完成前七章的基础阅读之后,在理解以上受访人的观点时会有更多感触,并为批判性思考提供更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