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通行的精确定义。在本书中,我们认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建筑业”“房地产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的相关内容都包含在“建筑产业”这个概念中,即它会包含民用建筑、基础设施和工业建筑项目开发流程中涉及的各个方面。

    建筑产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它的经济体量占全球的国内生产总值约13%。在中国,建筑产业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纵观国内外,产业的整体表现均不尽如人意。

    首先,产业的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下。在过去的20年里,建筑产业的生产率仅以每年1%的速度缓慢增长,而整个经济的水平是2.8%。其次,建筑产业的技术革新和数字化的水平也很低。在麦肯锡2015年的一份报告中,美国建筑产业的数字化程度在所有产业中几近垫底,仅高于农业13。另外,建筑项目中时间和成本的普遍超支,以及项目开发利润低但风险高等问题,也是行业内令人诟病的顽疾。这些不佳的表现背后,是以下建筑产业自身的基本特征直接作用的结果:

项目制本质

    由于每个建设项目都位于一块独一无二的土地上,所以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两个项目。即便有各种试图将产业更加工业化、标准化的努力,但直到当代,建筑产业的产品化程度相较于其他产业仍然较低。

监管严格

    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建设设施等)关系到公众利益,所以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强制性标准、行政审批等具体监管方式,被作为限制条件和实施边界来实现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

产业整合度低

    在建筑产业中,一些项目的复杂性并不高,而且非正规劳动力/临时工所占比例较高的细分市场(如设计阶段的模型和渲染图制作、施工阶段的一些技术性较低的岗位等)准入门槛较低,从而使规模较小且效率低下的公司得以生存和竞争。这是造成产业内碎片化程度高、整合度低的重要原因。

资源短缺

    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很长,而且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所以资本投资总的来说是较低和波动性的。除了资本,劳动力的短缺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严峻问题,市场上长期缺乏熟练的工人。

当代项目的复杂性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复杂需求,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给项目中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挑战。从最初的项目规划,到设计、物流、施工甚至后续的运维阶段,都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信息。另外,受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建筑产业中对卫生安全、绿色建筑等关系到公众健康、环境友好的规范条款的规定也会趋向严格,这会进一步抬升建设项目的复杂度。

    尽管建筑产业面临着生产率增长速度、技术革新水平、数字化水平、利润水平低下,而项目风险高的不乐观总体现实,但是我们也观察到,在成书的2021年,建筑产业生态中新的趋势正在成型。例如,建筑产业中的各类企业,从开发商到设计公司、施工企业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在技术和设施升级方面的投资。企业试图向着更加工业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产品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本身带着技术基因的新兴科技企业,以及成熟的大型科技企业入局建筑产业。

    毫无疑问,这个保守的产业正在经历剧烈的震动、洗牌、占位与改变。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未来,实现了专业化分工的高数字化企业将会整合出更加工业化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整个建筑产业的升级。

    如果思考这一新趋势背后的动因,则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是当代建设工程面对越来越高的复杂性。如果产业不寻求更加高效的生产工具、管理方式以及产业链条间的高效合作,将会越来越难以处理高复杂度(通常项目时间也并没有相应延长,甚至要求在更短时间内实现)的建设现实。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产业中越来越低的利润。如果不进行变革,产业内的企业即便艰难存活,也难以获得可接受的回报。